top of page

[清明專題]死亡與悲傷的療癒-從靈性觀點導讀「生死一線牽」


國內專長民俗研究、生命教育與殯葬改革的黃有志教授(2008)認為:初春的清明節不僅有著慎終追遠的意義,透過清明祭祖儀式,讓我們體會面對死亡的意義與價值,同時去了解生命傳承的真義、反思生命無常,並藉此反思、把握當下,勇敢迎向生命的挑戰。然而,現今一般人欠缺合理的生死觀,將生死二分,認為死是一切的破壞與結束,純屬生之意外,因此避之惟恐不及,遑論正面看待與認識。

近年生命教育的必要性與安寧照護觀念雖逐漸被接受,但一般大眾對於正視死亡議題與處理哀傷方面卻仍關注有限,以致真正面臨因死亡而導致直接或間接的震驚與哀傷時,因缺乏日常的心理準備而難以調適。若我們原本已有對生死學與悲傷歷程相關的粗淺認知,不論接受專業協助或自助,或許就能在調適過程中有更好的理解與轉化。

儘管如此,談到生死之間的神祕,以及其所帶來的悲傷與劇變,人們多半仍習慣從宗教、命理、或神祕學/靈學等相關的角度來尋求解答與慰藉。或許因為形而上的靈魂論述不為近代實證主義與講求量化科學的心理學所接受,採取標準化的病理分析與治療機制難免讓人少了最需要的情感慰藉;而在天平另一端、接受或訴求超自然因素的執業領域,例如命理或通靈,或許較能滿足此刻生者的情感需求,但有時難免缺少對治療歷程脈絡的理解,來助其積極走過悲傷階段。

而近日因緣際會讀到的一本書「生死一線牽-超越失落的關係重建」恰好完美搭起連接兩端的橋樑。

乍看出版社與譯者之下,這像是一本講生死與悲傷輔導類別的教科書;但稍微翻閱內容,就可發現這是一本不折不扣的靈性導向書籍,就像我們常在「方智」、「生命潛能」、「橡實文化」、「一中心」,甚至「心靈工坊」的出版書單上會看見的那種。這樣在出版上將靈性觀念與技巧「偷渡」(或說「融入」)到心理/教育專書內的情形,卻也恰好呼應本書的特質:試圖自然的黏合心理治療與靈性技巧。而貫穿全書的愛與關懷正是最完美的接合劑。

或許因為作者本身心理治療師的背景、或許為了幫助更多尚未接受或理解非物質/形而上靈性法則、但需要本書的現代人,能自然認識並運用這些技巧,書中使用的是一般人熟悉的心理用語,像是悲傷治療、內在感官、重建關係…等;但熟悉靈性資料、靜坐冥想或能量運作的朋友將會輕易發現,其內容與原理,就是連結高我、冥想通靈、夢境溝通、靈性療癒…等概念的具體應用。書中治療悲傷的核心策略就是「庇靜所」(sanctuary),所有練習和技巧均以此為中心展開。這就是我認為這是一本「偷渡」的靈性書籍的原因--他的核心概念與技巧皆是圍繞靈性法則展開--儘管似乎是刻意略去靈性層面的原理說明(避免因實證爭議而影響使用意願與信任)。因此本文將回到靈性觀點,來介紹這本可能被「靈性圈」忽略、但充滿靈性與生命意義的小書。

人的一生總不免在社會活動中建立關係;而每一種關係-不論家庭、伴侶、親子或友人-都有某種動力模式。這個模式會在成員死亡時產生變化,程度依互動的情感涉入而定,通常也與悲傷程度相關。由於主流文化一般避諱討論死亡,當死亡真正發生時,我們才發現有很多再也無法彌補的遺憾(像是未及說出的感恩、愛與原諒,或是來不及見的最後一面)。這些遺憾或許可以透過適當的悲傷過程減緩,卻很難真正被放下,因而持續跟著我們,直到人生的終點。

幸運的是,透過想像練習,我們可以重啟內在感官、取得療癒資源,重新與逝者連結,處理未盡的遺憾,進而轉化悲傷、走出過去,建立一個新的人生。此即本書宗旨。

為了幫助讀者能自助的循序完成這個過程,本書簡單的分成三部分:

第一篇「從心觀照」是喚醒內在感官的準備階段,也就是幫助很少或未曾體驗過的人,建立一個適當的環境,並「調頻」到可以「接收」訊息的狀態。

第二篇「向內修通」介紹各種內在連結技巧,包含解讀瀕死者的象徵性溝通方式、夢境、信件對話(即自發性的「心靈/療癒寫作」)、心像聯繫(引導冥想)。

第三篇「往外和合」則是前述技巧在各種關係上的應用。

最後還將建議與練習的重點,貼心整理成附錄,便於需要時快速查閱。

首先,作者Alexandra說明想像力的重要、內在溝通的方式以及相關練習。她引愛爾蘭詩人O’Donohue所述,想像是最被西方思維忽略的心靈機能;而心理學家Jean Houston也堅稱,創傷能打開我們對更廣大事實的敏感度之門,而這通常是我們感受不到的。其意涵與我們熟悉的「擴展的意識」(expanded awareness)或「超越性感知」(transcending Perception)內涵相仿,也就是讓我們得以超越肉體五感、接收到非物質世界的資訊流(non-physical data streaming)。作者也解釋,正在哀悼中的人:「對外在現實沒有精力或熱誠,他們的精力是向內牽引的;因為悲傷抑制他們外在的感官,所以他能開啟內在的感官,讓它們有新的敏銳度去看、聽和感覺平常我們的感官無法感受到的。」

「視覺心像」(Kabbalah and the Power of Dreaming)作者Catherine Shainberg表示,想像就是內在世界的語言。本書的主要工具是內在溝通,透過想像練習來活化內在感官、熟悉「內在語言」自然是非常適當的。而書中的練習也和任何一本靜心冥想或能量運作的入門一樣,從有意識覺察呼吸、以及想像中的觸覺、嗅覺、聽覺、味覺與視覺的感受開始,來適應內在世界中,可以自由創造與形塑的特性。書中對內在溝通的提醒,也適用於任何的靈性內在工作,像是:用非批判/分析的接納性覺知、尊重的態度、不要先入為主的觀念…等。

第二篇則依序介紹與瀕死者(包含昏迷狀態)溝通的方式與說明、針對夢的探討、以及寫信通訊和透過心像聯繫。本篇介紹的所有內在溝通方式,與一般靈性書籍教導透過高我(Higher Self)相互連結的概念是相同的,只是著重在死者/瀕死者,以及悲傷的處理。

瀕死者通常知道自己「大限已到」,希望的是平靜的離開,以及親友的關心與接納;真正放不下的往往是在世的親友,並仍將世俗事務和問題強加在瀕死者身上。作者建議陪伴者應學著不帶批判的傾聽、靜靜地坐在身旁陪伴或透過心來溝通。一如生者會對亡者有未盡的遺憾,即將離世的人們也有想要圓滿未盡事務的溝通需求。美國靈療導師Echo Bodine(2013/2015)就認為應鼓勵臨終者說出感受,因為「對臨終的人而言,死亡是它們生命中的重要時刻,如果大家都避而不談,他們會覺得非常孤單,無法向親人訴說他們正在經歷的一切。」儘管許多資料都建議陪伴者輕柔地觸摸或握著瀕死者的手,但Echo Bodine在實務上則發現,死亡的最後階段就如同分娩,是一個過渡期,期間當事者的注意力是完全向內的,通常不希望任何觸摸。因為靈魂正努力離開軀殼,如果握住手,其心思就會在肉體上而不易離開。不論是否從靈魂的觀點來看,我們都應用心注意臨終者任何非語言的線索,來協助他們走過最後一段。

想像與夢密切相關。研究清明夢(lucid dream)的先驅學者Stephen Laberge(1990/2012)在其經典著作「夢境完全使用手冊」(Exploring the World of Lucid Dreaming)就將「入睡想像」和「刻意觀想」視為「清醒導入清明夢」的重要方式;Shainberg(2005/2015)也將想像加入大多數夢境引導的練習當中。因此,本書的第三章即專門探索各種夢境,其中又可粗略分為三個討論部分:1、亡者給做夢者,傳達「關係並未因死亡而終止」訊息的各種夢境,包含再保證之夢、確認關係之夢、未解決議題之夢、支持或指引之夢。2、給瀕死者與其親屬的夢境,以協助臨終者架構對死亡的理解、並讓在世者做好所愛之人將逝的準備。3、悲傷過程間各階段(初期、深度悲傷期、活躍期與末期)的夢境、其意義與應對方式。

原型心理學宗師Hillman(1979/2019)主張「意象」是最前提的,亦即夢才是最初的獲得,白天的意識都是從夜晚開始,並背負著夜晚的陰影,因此他不認為夢應該是用來破解給日間的訊息(佛洛依德潛抑作用),或當做對日間的補償作用(榮格)。丹津旺賈仁波切(Tenzin Wangyal Rinpoche1998/2012)認為我們需要解夢是出於恐懼和二元性;當我們安住於心的本質-一種無分別的實相-就無需解夢。儘管不認為夢需要「解」,但對於夢在轉化上的積極功能,Hillman和仁波切都是肯定的。Hillman認為當自我臣服於夢,夢工作就能幫助靈魂,並以費希納(Fechner)在飽受精神折磨三年後,因女性友人依照夢境準備食材而使其神奇痊癒的故事為例,正呼應本書中,以普立茲獎得主西鷲洛斯(Oscar Hijuelos)在因揭露家族秘密的罪惡感而發疹子期間,夢見父親為其洗滌,醒來後即復原的故事。仁波切也表示夢有為死亡做好準備以及改變習氣..等修持的功能。

第三章結尾「處理夢的七個步驟」,從準備、自我暗示、記錄、探索、連結與詮釋…等階段,多與一般討論夢的專書若合符節。這些資訊不僅可協助我們走過悲傷與轉化的過程,對於有意進一步探索夢的人來書,也是非常好的起點與基礎。

四、五兩章是鼓勵人們用信件書寫的方式來更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情感,或者讓對話帶著你走。其意涵可以用我們熟悉的「心靈寫作」「療癒寫作」「靈魂寫作」甚至「自動書寫」(spontaneous 或automatic writing)來一言以蔽之,其中對話寫作部分也運用到Satir和Hellinger「家族治療」與「系統排列」的概念。這個部分最重要的就是和對象的連結,Alexandra也在此提供簡單而有效的方式:想像其長相、呼喚其名、看照片…等等,並在幾段之後,讓話語自然湧出…等。儘管本書旨在為經歷悲傷者提供簡單易做的方法,僅將主軸放在情感的建立與釋放,但在寫信給逝者(及回應對話)的部份,Natalie Goldberg(1986/2002)在教導創意寫作的經典著作「心靈寫作」(Writing Down the Bone)內所提供的建議,或許可供初入門且有意深入探究者參考:手應當不停的寫、不要刪除、別擔心拼字、標點和文法、放鬆控制、別思考或想著要合乎邏輯。

接下來第六章「透過心像的聯繫」則提供了三個半開放式的引導靜心練習,透過探索環境、遇見特定對象並互動的自然展開,來刻意用影像聯繫已逝者的內在存在。對於剛接觸這些技巧的人來說,先熟讀內容,並在刻意設定的神聖空間(即本書的「庇靜所」)來做練習會很有幫助,也可以搭配輔助的儀式,像是在庇靜所的供桌放上照片、點支蠟燭、或放些適合的音樂。而對於有靜心經驗或較敏銳的人來說,甚至僅在閱讀文字的同時,意象、畫面與感受就會同步而自發的浮現。我們越是抱持開放、接受性的心態,放鬆而不帶預期的進行,就越有機會獲得深刻而療癒的體驗。

第三篇的各章則是對各種關係重建的資訊性說明與建議,幫助我們正常化看待死亡與悲傷,並加深覺察與理解。事實上,很重要的一點、也是我們在死亡發生前就可以進行的,就是第九章提到的「把死亡的真實性帶回家中」。對未曾正視生死議題的人來說,這或許有些難以接受,但「死亡需要被帶回家裡,莊重而自然地討論」,因為「過去死亡被接受為生命循環的一部分」,「出生與死亡都是在家裡自然度過的…死亡並非是一個陌生人。但是,當人們開始在醫院中臨終時,這種情況就劇烈地改變了,臨終再也不是家庭生活中的一個統整部分了。」透過面對並了解死亡,將帶給我們對於生命的不同看法,以及面對人生的另一種力量;尤其當我們了解,死亡其實並非結束,而逝者不僅精神長存、更能提供我們智慧與指引時,或許也將觸發超越自我的力量,來勇敢面對生活中的考驗與挑戰。

第11章「治療代代相承的悲傷」,意指未處理的悲傷將會透過潛意識傳承給後代,是本書另一個獨特但較少被討論的主題。雖然本書僅從家族傳承的悲傷來帶過這個主題,但若從「阿卡莎記錄」(Akashic Records)這種量子雲端資料庫、以及傳統的業力(karma)觀點來看,也就不難理解這個主題:畢竟人類歷史存在太多殺戮與暴力,這些都存在於我們共有的意識資料庫中;而每一塊土地與選擇投生其上的靈魂也都有共同的業力因緣。以我個人來說,過去前往大陸帶領活動時就有這樣的感受。我可以感覺到他們的求知若渴-並非所謂的「狼性」,而是靈魂中壓抑多時的渴求;但同時也感覺到一種深刻而強烈的哀傷,一種存在於那塊土地上、承受泯滅人性與戰亂摧殘的集體意識中的傷痛。全世界許多地區都存在這樣深刻而集體傳承的哀傷。雖然作者僅輕輕引出這個議題,但或許我們可以進一步覺察自我療癒的意義與使命感:我們都是一體且互為影響的;當我們願意走過悲傷、釋放傷痛,也就是療癒自己;當我們療癒了自己,也就療癒了整體。

佛洛依德認為,「我們的文明對於死亡的態度曾經使我們對於活著抱持揮霍的心態…如果你想要體驗生命,就要準備好迎接死亡。」意義療法創始者Paul T.P. Wong(2011)也認為「死亡讓我們專注焦點並澄清事物的本質。死亡的恐懼教導我們什麼是真正重要的,以及如何真誠的活著。」透過死亡這個在生命背景中如影隨形的老師的督促,或許我們終會發現,原來真正重要的並非世俗定義的「成功」,而是我們活著時的每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體驗。因為唯一真正有效的,就是我們透過每日的生活體驗,為自己所定義的價值。從這個觀點來看,生命絕不會失敗,也不可能有錯誤,因為生命本身就是唯一的目的,而所有生命體驗都是無價的靈魂智慧。

73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